gpk电子_主頁欢迎您

gpk电子_主頁欢迎您

gpk电子 首 页 关于gpk电子 gpk电子文化 gpk电子发布 gpk电子 政策法规 问题研究 gpk电子
 
问题研究
 
首 页 >>问题研究
                                                     
关于评标专家及专家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5-15 信息来源:南京招标投标云网

唐梅梅 江苏省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摘要 评标是实现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关键环节,评标专家作为这个环节的行为主体,评标专家评分是招投标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评标专家及专家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建立统一专家库、严把入库条件、开展动态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完善评标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各地更好地加强评标专家及专家库管理提供工作参考。

评标专家作为招投标工作的重要人才资源,其专业能力、自身素质对招投标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完善评标专家及专家库的管理制度,如何促进评标专家及专家库的良性循环发展,推动招投标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是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评标专家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标专家在招投标环节中担任着裁判的责任,但是由于部分专家存在知识结构、职业操守、独立意识、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问题,对评标结果的公正性产生了影响。

一是评标专家的知识结构不能胜任工作要求。专家的知识结构是其评分科学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人才发展的限制,地级市以下的高层次的评标专家较为稀缺,无法满足当地人才的需求。少数专家入库时,以虚假材料骗取入库,滥竽充数;有些专家从事的工作与所评审专业不完全相符,特别是工程技术领域门类繁多,存在许多细分专业,有的属于交叉学科范畴,评标专家业务素质明显不足; 有些专家缺乏对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不能顺应行业的发展,知识储备较为落后,其评标结果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二是评标专家的职业操守难以达到监管标准。评标专家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明确自己职业的重要程度。少数评标专家缺乏职业素养,不认真审阅招标文书,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评分。有些专家工作不严谨,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打分,极大地影响了项目的评审结果,使得评审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极个别专家甚至与投标单位有着不合法的合作,以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是评标专家的独立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专家的独立意识是衡量评审结果公平性的重要维度。在评审过程中,有些专家把自己的职业定位“顾问”,这就导致了有时会按照招标人的意愿进行评审,见风使舵、八面玲珑、人云亦云, 对模棱两可的问题不明确表态。有些评标专家自己没有主见,又缺乏思考,到处打听其他专家如何评分,有的接受其他专家引导,形成非自我的评审意见,导致打分随大流、不冒尖,做“中间人”,致使招标难以做到好中选优,从而使得评审结果丧失了原有的意义。

四是评标专家的工作经验还跟不上时代需求。评标专家评审工作许多都依靠平时实际工作经验,如设计规划的合理性、技术水平的先进性等。有些评标专家虽然有专家“头衔”,但平时忙于行政、管理、会议等相关事务性工作,缺乏实战经验,对于一些项目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到位。有些对新技术、新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感性认识,如在工程项目招标中,自动化、网络化、新材料、新技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灵活搭配运用,如在信息化项目招标中,怎样做到准确把握软件平台的开发程度等。

五是评标专家的抵御干扰还做不到完全杜绝。不良的社会干扰也影响专家评审工作。有些评标活动抽取评标专家过程中泄露秘密,导致招标人、投标人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关系找到评标专家,导致评标专家成为被“围猎”的重点对象, 给评标专家施加“压力”和“利益诱导”,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而且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由于专业性较强,有资历审核的专家本身就较为缺乏,投标人能够平时锁定这一特殊的专家目标群,与其建立联系,等到真正的评审环节时,专家们自然会给出情感分。

二、评标专家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建立了多层次、涉及多行业的评标专家库,由于无规范标准、管理粗放等因素,存在标准不统一、结构不合理、更新不及时、日常管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一是评标专家数量不足。我国评标专家库目前普遍存在专家的数量供应不足

 

问题。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于2003年已明确规定,专家库中人数应大于500人,但地级市以下很多评标专家库难以达到要求,有的专家库虽然在数量上达到要求,但细分专业,特别是冷门专业,有的专业评委的只有个位数,评委数量差距难以满足要求。

二是专家库结构不合理。首先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家库中经济类、工程类评标专家较多,而其他专家较少,特别是涉及到当前新兴产业和冷门专业的评委普遍不足,不利于项目公平公正的评标。其次是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有些专家知识老化,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要求,有些专家年龄过了65岁、甚至过了70 岁还在评标一线。

三是专家库标准不统一。政府相关部门虽然对评审专家入库的标准有详细的规定,但除了专业工作年限和职称硬性规定外,其他规定都具有弹性,导致专家在入库时标准把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一方面会造成某些地区按照规定选定专家,由于符合的人数较少,导致专家库的资源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也会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缺乏相应的专业工作年限和职称的专家排斥在外。

四是专家库更新不及时。专家库应作为一个动态库,应及时更新。而现实中普遍存在着专家库更新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对评标专家准入、淘汰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比如年龄老化、健康原因不能胜任的、工作职务变动不适宜和调离外地的等,未能及时从专家库存中清除;此外,也存在有些专家库因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扩容,而无法引进新的专家。

五是日常管理监督缺失。目前普遍存在着评标专家库重入库、轻管理监督, 缺乏完善的考评监督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如无故不参加评标、不按时参加培训、在自由把控范围内打出情感分、私下接触投标人、以虚假材料骗取入库、日常考评较差、甚至收受投标人财物等情况,这些现象如何管理和处罚,目前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

三、对加强评标专家及专家库管理的对策

一是建立全省统一评标专家库,实现资源共享。以省为单元,强化专业人才资源的整合,按照统一的分行业专家入库要求,对现有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专家库,进行重新上报审核登记,在全省建立统一的专家数量比较多、专业比较齐全的专家库,让各地各部门可以共享统筹使用,实现专家可以在跨区域跨行业进

 

行“一库管理”,较好地解决专家数量不足和专业不相符的问题。调整之前每位专家可申报3个专业的做法,规定每位专家最多只能申报两个所从事的专业,即一个主专业、一个次专业,充分发挥专家的自身能力,使专家真“专”。要按照专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以往评标业绩等进行考核分类,可分为资深专家和一般专家,在进行重点项目的评标时,从资深专家库中选取,一般项目可以从资深或一般专家门类中选取,以保证评标的质量和公正性。

二是从源头严把专家入库条件,确保专家质量。应按照招投标法律法规对入库专家进行严格把关,在专业、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能够量化一定要量化,对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有弹性空间的审核条款,要认真细化审核要求。在以往由单位推荐和部门审核来确定专家的基础上,另外要增加面试环节和考察环节,面试环节侧重考核专家实际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考察环节侧重考核专家政治品格、道德素养、工作业绩和一贯表现,特别要考察专家在以往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收受贿赂等违法违规问题,保证所有进入评标专家库的专家都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

三是完善专家科学的考评机制,开展动态管理。要加快建立对专家科学的考评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专家个人档案,按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对专家每一次评标工作进行量化积分。如对评标打分偏离平均分的专家按比例在“业务水平”方面进行减分,对偏离平均分20%以上要求说明情况;对抽到但无理由不参加评标活动、应当回避而不回避或不严格按照评标办法执行的专家,在“工作态度”方面根据情况酌情减分;对私下接触投标人、向他人透露评审过程及内容、收受投人财物和好处的专家,要在“廉洁自律”方面严格扣分。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补充更新专家,同时对考评得分较差的专家明确淘汰比例,对年龄偏大等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的,也要及时清除。

四是进一步加强专家教育培训,提高职业素养。相关部门应将专家教育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定期组织策划相关切合实际的培训,重点培训专家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并将专家参加培训学习记入个人档案。首先,当新的经济业态以及招投标方面的政策出台后,应组织专家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不但要包括书本知识, 而且还要进行案例研讨,以及实地考察其他地区的成功探索做法。其次,对新入库的专家组织岗前培训,特别要加强反面典型教材的教育,以便新评审专家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职业操守。另外,针对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的领域,组织该领域

 

的专家进行培训,加强他们专业技能的学习,了解领域内的新动向、新发展,使其成为一名真正的专家。

五是改进完善合理的评标办法,提升评委分值。为充分发挥专家的独立意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鉴别能力,应根据实际需要,改进完善评标办法,加大评标专家主观性评分分值,由此来识别技术水平的成熟性,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前瞻性等。对于客观性评分,属于硬性指标评分要素,应尽可能减少分值,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等,对招标文书中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核对,从而提高专家的工作效率。加快建立跨地域远距离异地评标系统,稳步推进远程异地电子化评标,使不同地区专家通过就近到当地公共交易平台终端开展远程异地电子评标,较好解决高层次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升评委评分的重要性,还可有效避免专家被拉拢腐蚀。

(作者:唐梅梅,工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手机: 15050660368,电子邮箱:tmm216@126.com。

详细地址:江苏省盐城市紫薇花园(戴庄路8号)57号楼502室,邮编:224005。)


版权所有:gpk电子 苏ICP备2021022266号-1